【科普】丨高压氧治疗偏头痛病例报告及文献探讨
2024-10-31 13:37
【科普】丨高压氧治疗偏头痛病例报告及文献探讨
文献作者:
韩燕纬技术师 ,夏德椿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高压氧治疗中心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内科部 胸腔暨重症系 (转载仅作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一、个案报告:
病患江女士 54 岁,无任何病史,于 1997 年起开始出现偏头痛问题, 每个月出现偏头痛症状约持续 5-6 天,开始在家自行服用「普拿疼」药物 止痛,2006 年时,偏头痛问题几乎每天出现,改使用「普拿疼加强锭」及 加非葛(Cafergot),皆无法止痛,于是开始到处寻医治疗,2009 年时前往 北部某综合医院,于头皮施打肉毒杆菌,并陆续服用中药、接受整脊、放 血等治疗,仍无法有效改善止痛。2009 年 4 月在南部某医学中心分院就诊, 神经内科医师安排电脑断层检查,检查结果无异常,同年 11 月前往中部某 医学中心安排核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仍无异常。
2011 年 2 月 7 日在本院接受高压氧治疗(2.5 ATA, 80 分钟,每日一 次)至 2011 年 3 月 4 日结束治疗,共 20 次治疗,病患主诉在接受高压氧 治疗连续 3 次后,偏头痛改善许多,口服用药减少为一天两次,至 4 -5 次治疗,口服止痛药于头痛时才吃,但假日未做高压氧,故仍需服用止痛 剂舒缓症状,现续门诊追踪治疗。
二、前言: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会造成失能的原发性头痛疾病,每个人因压力、 生活不规律、环境不良等因素或多或少都有偏头痛的经验,根据流行病学 的研究已证实它的高盛行率和其对社会经济及个人的高度冲击,世界卫生 组织对全球所有会造成失能疾病之排名,偏头痛现位居第19名。根据美国 资料统计(1),近两千八百万美国人患有偏头痛,女性患者又比男性多,比 率约3:1;对于轻、中度偏头痛病患来说,平均每人每年须支出的医疗费用约 200美元,而在重度或极重度病患,则每人每年须花费 800美元,甚 至还需要限制活动;台湾亦是如此。此外,由于偏头痛的频繁发作,近40 %病患每月至少发作一次,除了增加病患医疗费用支出外,也因伴随著全身不适、焦虑、甚至严重忧郁或是反应迟缓等,不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作息,亦会降低生产力,甚至因此导致失业。所以偏头痛是一种使人身体衰 弱且需支出昂贵费用的疾病因此协助病患减轻偏头痛并提供适当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三、偏头痛诊断:
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提出偏 头痛的诊断标准,将偏头痛分七种,临床上常见且重要的有两种(2,3)分 述如下 :
一、无预兆性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 无局部神经症状发生的偏头痛,其诊断基准:
(一)至少有 5 次能符合第二至第四项的发作。
(二)在无治疗或是治疗失败头痛持续 4-72 小时。
(三)头痛至少两个以上的特性:单侧、搏动头痛、中重度之头痛(让人无法正常工作)、一般体力之活动如爬楼梯时会加剧。
(四)头痛发作时至少有下列一个情形:恶心及呕吐、怕光及怕吵。
二、有预兆性偏头痛(典型偏头痛)有伴随神经症状发生的偏头痛,其诊断基准:
(一)至少有 2 次能符合下列三项的发作。
(二)一次以上可完全恢复的前兆症状,显示局部大脑皮质及(或)脑干功能异 常。
(三)至少一种前兆症状在 4 分钟以上逐渐产生。
(四)前兆症状持续不超过 60 分钟,如果出现不只一种前兆症状,其持续时间则亦随比例增加。
(五)头痛在前兆后 60 分钟内发生(也可在前兆前或与前兆同时发生) 。常见的前兆包括:视力障碍如闪光盲点、口齿不清、意识混淆、手脚无力或麻痺、手及脸部有刺痛感。
四、病因:
多由遗传、内分泌、脑血流活动或血液生化、精神等因素导致脑血管 痉挛或强烈扩张而出现阵发剧烈头痛。病初,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 出现脑缺血而呈现某些脑缺血性发作先兆。血管收缩可能与血小板突然释 放大量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入血液循环有关。随后,颈 外动脉血管突然扩张引起偏头痛。此外,某些神经肽(peptide)等致疼物质 的存在亦与此病有关。
Raham 和Wolff 最先提出偏头痛的致病机转(4),主要论点是偏头痛的 前兆乃由于脑血管的收缩所造成,而随后颅外血管的扩张充血与和血小板 聚集,损害微循环导致头痛。三叉血管反射(trigeminovascular reflex) 是目前偏头痛假说中重要的一环(5),这是一个与个人体质有关的不稳定反 射,具有遗传性。另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与偏头痛有密 不可分的关系。
偏头痛致病机转又可分:
内在因素:
一、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活化血管周边的三叉神经纤维,释放 P 物质 (substance P)、神经激肽 A( neurokinin-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多种神经性(neuropeptides) ,使血管扩张并产生神经炎症反应。二、荷尔蒙:女性荷尔蒙为重要角色,如月经来潮、更年期或服用避孕药 的妇女易发生。
三、遗传因素:约有 70%的病患有偏头痛家族史。此可能与先天性的单胺 神经传导物质代谢有关。
四、情绪压力:压力增加及复杂情绪,如生气、失落等易造成偏头痛,尤 其急性压力或压力松弛后更易出现。
外在因素:
一、环境方面,如恶劣天气、空气污染、抽烟、强光、噪音皆会影响。二、睡眠方面,如睡眠过度或是被打扰。
三、饮食活动方面,如未规律进食吃太饱或过度饥饿,以及含酒精、咖啡因或过多糖的食物与腌制肉类。活动主要与长时间保持不舒服姿势有关。
四、药物方面,服用血管扩张性降压剂,止痛剂等。
五、处置方式:
一、药物治疗: 单次偏头痛急性发作时,以止痛药物压制血管的发炎反应改善症状,例如:普拿疼(acetaminophen 500mg)、加菲葛(1mg ergotamine tartrate + 100mg caffeine)等,不应过度使用。而经常服用止痛药, 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有可能造成头痛次数增加,诱发药物滥用之头 痛。(6)依据台湾头痛医学会的用药建议(7),预防用药有:乙型阻断剂类 的心律整锭(propranolol)、妥泰膜衣锭(topiramate)、及康癫能软 胶囊(sodium valproate)。在国外文献报告皆具有显著的偏头痛预防 作用,在 80%的病人身上至少可减少发作频次达一半左右。
二、民间替代疗法: 肉毒杆菌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可阻碍神经与肌肉之间的讯息传递,进而降低痉挛、肌肉过度僵硬程度,因此也可以治疗如眨眼不停、 半边颜面神经痉挛、斜视、斜颈和脑中风后的肌肉痉挛等神经疼痛,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于 2010 年 10 月核准肉毒杆菌素使用于慢性 偏头痛的预防,目前对于口服药物反应不好的偏头痛患者使用肉毒杆菌素治疗,反应均不错(8)。「相应神经调节疗法」就是透过一种模拟神经传导的波频来调节失调自律神经的活性,针对「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血液循环达到活化 和修复,以防止神经继续再被激发而释出神经激肽( neurokinin),进 而阻止脑内局部血管一系列的收缩和舒张,打断脑内三叉神经与血管 的恶性循环之交互作用,改善其周围血管发炎的发炎肿胀而缓解偏头痛的症状。
六、高压氧临床研究
Mayers (1995 年)发表偏头痛病患接受高压氧的临床研究 (9),20 位 病患接受治疗,其中 10 位为对照组在常压下以 100%纯氧治疗,余 10 位 为高压氧实验组(10 位病患接受 2.0 大气压的纯氧)。结果显示,接受高压 氧治疗组 10 位(其中 9 人偏头痛改善, 1 人无效);而对照组 10 位病患 (其中 1 人偏头痛改善)。此研究显示高压氧治疗有利于减少病患偏头痛发 作。
Bennett MH(2008 年)以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氧气治疗是否对偏头痛与丛 发性头痛有效(9 个研究 201 位患者),同时包含了正常气压下的纯氧治疗以 及高压氧治疗。在 3 个高压氧治疗偏头痛的研究中,患者的头痛在 40 到 45 分钟内就有明显改善。研究的结论是以高压氧治疗偏头痛及以纯氧治疗丛 状头痛对某些患者可能有效果,但是对预防复发性的偏头痛证据仍然不 足。(10)
目前高压氧气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实证医学仍因缺乏良好的控制组,可 供分析之研究的人数过少,故仍有待探讨。(11)
七、高压氧治疗:
一、高压氧治疗原理
1、高压氧使血氧、组织氧含量增加,血氧张力提高,氧的有效弥散距离增 加,改善脑动脉缺氧状态,防止脑缺血。
2、脑血管收缩,颅内压降低,对抗脑血管扩张及颅内压增高。
3、血小板凝集速率下降,抑制血小板大量释放5-羟色(5- hydroxytryptamine,5-HT),防止血管痉挛及改善微循环。
4、防止脑动脉壁的缺氧及水肿,促进脑代谢,调整自主神经功能。
二、高压氧治疗适应症
1、偏头痛发作期或间歇期。
2、类偏头痛样发作。
3、少数偏头痛发作致单瘫、眼肌麻痺、视力障碍等。
八、结论:
慢性偏头痛的治疗不仅是单纯止痛而已,通常只能暂时性止住疼痛,无法减少发作次数,目标值是让偏头痛回复到刚开始时的久久一次。故建议的方式为:
一、找出诱发因素并加以避免。
二、改善生活习惯。
三、给予短期(如三至六个月)的预防药物。预防性药物及高压氧治疗,需要患者的信任与理解,配合规则服药及高压氧治疗与追踪,相信慢性偏头痛是可以被改善的,但是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
參考資料:
1.Lipton RB,Stewart WF,Diamond M,Diamond S,Read M,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migraine in the United States:Data from the American Migraine StudyII, Headache,2001;41:646-657
2.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 disorders, cranial neuralgiasand facial pain Cephalagia 1988; 8(suppl 70):1-96
3.洪祖培、李克誼、陳威宏譯(1993)國際頭痛學會分類委員會:頭痛,顱 神經痛,顏面痛之分類與診斷基準,中華民國神經學會
4.王博仁、陳滄山、林高章,偏頭痛的新進展。台灣醫界,第 41 卷第 9 期, 23-26。
5.李靜芳、葉忍莉、王博仁、陳清惠(2003)揮不去的夢靨-談偏頭痛的照 護。長庚護理,第 14 卷 2 期,158-156。
6.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cta Neurol Taiwwan 2008;17:132-48
7.Taiwan Headache Society http://www.taiwan headache.com.tw 8.Silberstein S, Mathew N, Saper J, et al.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s a migraine preventive treatment For the BOTOX Migraine Clinical
Research Group. Headache 2000;40:445-50.
9.Meyers DE, Meyers RA,A Preliminary report on hyperbaric oxygen in the relief of migraine headache. Headache.1995;35:197-199
10.Bennett MH, French C, Schnabel A, Wasiak J, Kranke P. Normobaric and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migraine and cluster headac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8, Issue 3. Art. No.: CD005219. DOI: 1002/14651858.CD005219.pub2
11..Jain,K.K.HBO Therapy in Headache. Textbook of Hyperbaric Medicine 4th ed.2004;298-302
12.Fife CE, Meyer JS, Berry JM, Sutton TE. Hyperbaric oxygen and acute pain: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randomisedblindedtrial.Undersea BiomedicalResearch1992;19:106–7.
13. Moore, K. , & Nob1e, S. L. (1997).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 Part 1. Acute therapy and drug-rebound headache. American Family Physicin.56(8) ,2039-2048.
14.Kusum.K..Mathew.N.T.&Silberstein,S.D(1995).Migraine:Finding the road to relief Patient Care29(14).90-94,97-102,105-1106